今天历史百科小编给大家带来颜良乃“河北四庭柱”之首,却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,是否徒有虚名,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。
颜良作为袁绍手下名将,被誉为“河北四庭柱”之首,能力方面自然是没有问题的。不过,在《三国演义》之中,颜良却变成了关羽口中的“插标卖首”之徒,更是在此后交战中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,那么颜良真的是徒有虚名吗?实际上并非如此,无论是《三国志》,还是《三国演义》,颜良死的其实都有些冤枉,不同之处在于,《三国志》中死于荀攸之计,《三国演义》则死于刘备的一句话。
《三国志》版本:荀攸献计曹操声东击西,颜良仓促迎战乱军之中被杀
建安四年(199年),决定东汉末年北方局势的“官渡之战”爆发,次年二月,袁绍进军黎阳,并企图渡河寻求与曹军主力决战。为了大军顺利渡河,袁绍命令麾下大将颜良进攻驻守白马的曹军东郡太守刘延,企图夺取黄河南岸要点。
对于颜良,袁绍手下重要谋士沮授曾劝谏袁绍,“颜良性急,不可单独任用”,然而袁绍对此建议却是置之不理。四月,得知白马遭受进攻的曹操决定亲自率兵北上解围,而谋士荀攸则认为袁绍兵多将广,建议声东击西,迫使袁绍分兵,然后率兵直奔白马,如此方可解白马之围。
曹操采纳了荀攸的建议,亲率大军北上,作出一副将渡河攻击袁绍后方的姿态,袁绍果然中计,分兵攻向延津。曹操则趁机以轻骑组成大军,以中郎将张辽、偏将军关羽为前锋,亲率裨将军徐晃等人紧随其后,率军直扑白马。
等到曹操大军距离白马只有十余里时,颜良这才得知消息,面对汹涌而来的曹军,颜良只得仓促组织兵马迎战。乱军之中,关羽望见颜良麾盖,遂跃马直冲过去,出其不意的杀至颜良身边,斩其首级而归。本就仓促迎战的袁绍军队,在将领被杀之后迅速溃败,白马之围遂解。
关于关羽斩杀颜良,《三国志·关羽传》有载,“(关)羽望见(颜)良麾盖,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,斩其首还,绍诸将莫能当者,遂解白马围”。
从这段记载来看,关羽斩杀颜良,虽然也体现出了他“乱军之中取敌将首级”的勇猛,但更多源于荀攸的声东击西之计,颜良乃是乱军之中被杀,与一对一的单挑中被杀,还是有一定区别的。
《三国演义》版本:刘备临行前的一句嘱托,颜良毫无准备之下被斩
《三国演义》作为一部“七分真,三分假”的历史小说,大体情节与历史并无冲突,只是对一些细枝末节进行了改动。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关羽斩杀颜良同样发生于官渡之战,而关于此战的细节则出现在第二十五回“屯土山关公约三事,救白马曹操解重围”。
曹操在徐州之战后将关羽俘虏,为了使其能够为己所用,对关羽可谓极为优待,然而关羽却是“忠义无双”,一心想要在报答曹操恩情之后离开,重新投奔自己的兄长刘备,曹操深知关羽此心,因而关羽虽在曹操出兵前主动请战,但曹操还是选择了婉拒。
《三国演义》中并未描述袁绍分兵,只说曹操亲率五万大军救援白马,与颜良十万大军作战。曹操先令吕布旧将宋宪、魏续先后出战颜良,但转瞬间便被颜良斩于马下,曹操又令徐晃出战,结果徐晃在与颜良交战二十回合后也旋即败走,曹操无奈之下只得暂时休战。
就在曹操苦于无人对付颜良之际,谋士程昱建议可让关羽出战,曹操最终被程昱说服,召来关羽。次日,双方列阵完毕,关羽陪曹操在山顶观战,对于袁绍兵马嗤之以鼻,言称袁绍军队不过“土鸡瓦犬耳”,又说颜良不过“插标卖首耳”,并向曹操请战,要万军从中取颜良首级。之后,关羽跨上赤兔马,倒提青龙刀,直冲袁绍大军而去,河北军如波开浪裂,关羽径奔颜良,颜良正在麾盖下,见关羽冲来,方欲问时,关公赤兔马快,早已跑到面前;颜良措手不及,被云长手起一刀,刺于马下。忽地下马,割了颜良首级,拴于马项之下,飞身上马,提刀出阵,如入无人之境。颜良军士气大损,陷入混乱,曹操当即挥军掩杀,颜良大军惨败。
如上所述,在《三国演义》之中,颜良完全是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被关羽一刀斩杀,那么
颜良见到关羽冲来,为何愣了一下想要发问呢?原来,在颜良领兵出征之时,身在袁绍营中的刘备曾暗中嘱咐道,“
吾有一弟,乃关云长也,身长九尺五寸,须长一尺八寸,面如重枣,丹凤眼,卧蚕眉,喜穿绿锦战袍,骑黄骠马,使青龙大刀,必在曹操处。如见他,可教急来”。
正是由于刘备这句话,导致颜良见到关羽单枪匹马奔向己方阵营时,便想问对方是否为刘备义弟关羽,结果还没等问出口,关羽便仗着马快冲到了面前,结果颜良莫名其妙便被关羽一刀杀了,真可谓是“只因玄德临行语,致使英雄束手亡”。
免责声明:www.yesbaike.com只负责收集整本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
【相关文章】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yesbaike.com/view/34320.html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